太仓市老兵亲历真正的长津湖战争_太仓市文艺馆
发表时间:2022-06-29 20:13
近期,国庆档期电影《长津湖》热映,重现了1950年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东线战场上那场触目惊心、悲壮惨烈的长津湖战争。91岁的姑苏太仓市老兵仇永生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,在战争中荣立三等功。
1950年,时年20岁的仇永生,在太仓市参军入伍,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20军89师267团政工组的一名组员。与他一起入伍的,还有别的六名太仓人。当年10月,仇永生地点的部队受命北上,入朝作战。仇永生回忆道:“走的时分,咱们发了寒衣,但发的是南方部队的薄棉服,一套衣服运用1斤半棉花,而东北部队其时发的棉衣棉裤,一套要用3斤半棉花。部队原计划先到东北梅河口改装,北上抵达山海关的时分,朝鲜战场战事有变,咱们接到指令,不换装,紧迫入朝。”
抵达战场后,仇永生等政工组成员被分配到了各个连队,仇永生去了267团1营1连。战斗于1950年11月27日晚打响。这场战斗中,仇永生受领了一个重要任务:送重伤员到后方。由战士、军医、民工等组成的9人小队,受命护送9名无法行走的重伤员,前往直线间隔90公里外的兵团后方,仇永生是这支小队的副组长。
小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运输工具,粮食非常少。仇永生带着会说一点朝鲜语的东北民工,到山沟里去寻找躲藏起来的朝鲜老乡,在热情的老乡们的帮助下,他们凑到了6辆牛车、4辆爬犁,还借到了180斤粮食。“炒熟的高粱、玉米磨成的粉,吃的时分抓一把,就着水或许雪,便是一顿饭。”准备就绪后,小队拉着重伤员,向着后方前行。历经艰辛,一周后,小队总算抵达前川火车站邻近,找到了志愿军后勤部队。回去的时分,还是用这6辆牛车和4辆爬犁,小队为前方部队运回了4000斤粮食。而其时的前方部队,现已连冻地蛋(马铃薯)都吃完了。
拉回4000斤粮食的这段阅历,在仇永生口中慢慢道来,旁观者听来触目惊心,他却说:“我是一个小兵,做的只是自己应该做的事,不足一提,伟大的是全体志愿军战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