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效推动劳务合作实现家门口就业招聘
发表时间:2023-08-21 04:13
姑蘇太倉與西安周至結對幫扶以來,跨過1300多公裏,心心相印,山海情深——蘇陜攜手情定「獼猴桃之鄉」

周至多山,太倉瀕海。自2017年,姑蘇太倉和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因「國家東西部協作」正式結對幫扶,一批批太倉的對口幫扶幹部來到周至,工業幫扶、培養人才、拉動消費、鄉民致富……他們兢兢業業、埋頭苦幹,奔忙在「第二故土」城鄉各地。

一個個生動的故事,凝結著深深的山海情,傳遞著蘇陜一家親的溫馨。
今年,太倉與周至展開東西部協作邁入第8個年頭。江南水鄉和秦嶺大地如何攜手培養工業和促進大眾作業,這是蘇陜協作兩大重點。太倉對口幫扶陜西周至縣作業組組長,周至縣委常委、副縣長李峰告訴記者,兩地人民意手相連,在穩固拓展周至脫貧攻堅成果方面打造了諸多亮點,憑借太倉的工業展開優勢和「雙元製」教育優勢,用實實在在的舉動和努力,破解問題克服困難,奮力編寫中國式現代化區域共同展開新篇章。
鄉民致富,獼猴桃成為蘇陜協作「幸福果」
在周至縣獼猴桃工業交融展開中心規劃的果園裏,綠瑩瑩樹蔭下,一只只「翠香」獼猴桃掛滿枝頭。
「在太倉的協助下,咱們周至的獼猴桃品牌有了一個大的打破!」周至縣獼猴桃工業交融展開中心主任張庚倫介紹,「咱們在獼猴桃上市的時節邀請東方甄選電商渠道來直播帶貨,還把竹峪鎮3萬多畝的獼猴桃栽培區確定為原材料供給基地。」
周至緊靠秦嶺,地理位置共同,擁有「翠香」「瑞玉」「秦美」等獼猴桃優良品種,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,被譽為「獼猴桃之鄉」。2017年至今,太倉市先後投入省級蘇陜協作資金數千萬元,扶持了幾十個獼猴桃上下遊工業項目,推進周至獼猴桃工業全域全鏈展開。
周至縣共有70萬人口,其中有30萬人從事獼猴桃工業。當地農戶告訴記者:「盡管咱們這裏家家戶戶都種獼猴桃,而且有幾十年的時間了,處處都是獼猴桃,但是曾經咱們獼猴桃種出來不好賣,光憑咱們自己,賣不出一個好價錢。」
隨著太倉、周至兩地來往頻繁,周至獼猴桃源源不斷地銷往姑蘇、江蘇乃至長三角,培養並提高獼猴桃工業中心產品價值和附加值。太倉協助周至做優做強「周至獼猴桃 鮮甜自有道」農特品牌,構建獼猴桃鮮果倉儲、物流設備體系,引導獼猴桃栽培戶科學栽培,助推周至獼猴桃工業向集群方向展開,讓周至獼猴桃在好種產好果的基礎上賣出好價錢。
獼猴桃不愁賣,是周至大眾最樂見的事情之一。張庚倫介紹,相關公司和農戶簽定訂單式合同,統一收購獼猴桃。「收購的價格不只比商場價高些,還會給農戶分紅呢!」
太倉還額外撥付500萬元幫扶資金,支持周至縣獼猴桃工業交融展開示範園建造。該項目規劃面積128萬平方米,建造「四區三中心」,分別是獼猴桃貯藏保鮮功能區、物流產地交易區、精深加工集聚區和電子商務運營區,獼猴桃科技創新中心、展現會展中心和歸納服務中心,助推工業轉型升級。
發揮周至特征優勢,環繞工業鏈健全工業園對周至而言,從園區到田野,來自太倉的工業幫扶「潤物細無聲」。
太周創新工業園是太倉和周至協作共建的「區中園」項目,依托西安集賢園區基礎設備優勢,憑借太倉高新區工業優勢,著力打造東部工業轉移和新興工業的承接地。現在,工業園項目主要是環繞比亞迪新能源轎車汽配展開配套服務,以轎車零部件、電子信息、生物醫藥等為重點展開招商作業。「園區廠房簽約入駐意向率達到40%以上,已招引20多家企業入駐。」陜西周至縣集賢工業園黨工委副書記任輝介紹,依據蘇陜協作幫扶的狀況,工業園致力於供給作業崗位,入園的企業享受高新區為所有企業供給的各種優惠政策。
苗木花卉也是周至縣域經濟展開的支柱工業。太倉對口幫扶幹部經調研後認為,盡管周至花卉苗木商場昌盛起來了,但還停留在價值鏈中低端,不能體現客戶對苗木花卉選擇的多樣性需求。經過園藝師們的妙手,有的盆景甚至能賣到上萬元。
太倉接連2年投入蘇陜資金,助力建成精品苗木出售廳,可以集中展現這些賦有藝術性的盆景,也便利客商前來選購和交易,推進了當地苗木花卉城展開壯大。據悉,這一舉動,每年可為村集體新增收入110萬元,獲益大眾達6000余人。
精品苗木出售,把「周至園藝師」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了。自2017年,太倉接連4年投入蘇陜幫扶資金,舉行苗木技能大賽。在蘇陜兩地共同努力下,苗木技能培訓教材、培訓單位、職稱分級、資格認定等均在周至完結了標準化辦理。「周至園藝師」還作為陜西僅有勞務品牌亮相第一屆全國勞務品牌展開高峰研討會,並參加了全國勞務品牌雲展現。
周至的優勢是什麽,李峰帶著掛職幹部就環繞什麽精準解析,幫當地工業展開跑資金、拉項目,補短板、找出路,他們堅持不懈爭取政策建立渠道,只為助力當地完結跨過展開。
高效推進勞務協作,完結家門口作業招聘姑蘇紅壹佰照明有限公司員工雷靜,周至籍,跨過千裏到太倉務工。「每月薪酬能夠拿到4000多元,很感謝太倉和周至政府建立的渠道,協助自己解決了作業難題。」她說。
依托兩地人社信息一體化渠道,太倉市人力資源商場的招聘信息可實時同步傳送到周至縣,求職者掃描身份證就能認證登錄體系,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。企業現場可實時對求職者進行面談、查核,然後完結作業求職「零本錢」「未離家已定崗」的一站式作業。雷靜便是借此途徑在太倉作業。
在周至縣人力資源商場,記者看到,除了現場勞務招聘外,這裏新增了江蘇太倉——陜西周至「點對點」長途視頻面試自助機,讓周至的勞動者在當地就能快速對接太倉的作業崗位。人力資源中介整合企業招聘需求,設立面試進口,將招聘信息下發至鎮、村一級,讓更多周至百姓在家門口完結作業應聘。
作為蘇陜扶貧勞務協作建造項目,周至縣人力資源商場發揮「勞務協作+人力資源協作+專場招聘+校企協作」模式,建立多元化、互利性的勞務協作渠道。該商場作業歸納窗口作業人員介紹,進入「樂就太倉」小程序,完整填寫個人簡歷,太倉的企業上線後,小程序會生成一個二維碼,掃描二維碼點選面試報名並投遞簡歷後,剩下的便是等待告訴在哪一個面試機上進行面試。
創業是作業之源,是最活躍、最具生機的作業。太倉與周至深入展開「作業服務不打烊、網絡招聘不停歇」精準作業幫扶舉動,利用線上各類網絡渠道組織網絡招聘會和直播帶崗、居家作業技能培訓和社保政策宣傳等活動。
「大眾增收,關鍵要有才有所長!」李峰介紹,「咱們推進周至與太倉院校展開職業教育共建活動,從高中、大學抓起,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技能人才,推進精準作業,為鄉村復興有效銜接註入耐久動能,結出累累碩果。」
下一步,太倉將致力於深化拓展協作領域,持續優化協作方式,活躍建立社會參加渠道,發動更多村、企業、社會組織等力量參加進來,匯聚起東西部協作鄉村復興的強壯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