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厢镇将文化建设作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突破口

发表时间:2023-10-17 18:07

  近年來,太倉市城廂鎮為了宏揚新風正氣,推動推陳出新,培養文明鄉風、傑出家風、憨厚民俗,勃發鄉村文明新氣象,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落腳點,以各類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,找要點、破難點、揚正氣,大力倡議推陳出新,著眼凝集大眾、引導大眾,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,深入推動鄉風文明建造,持續發力為鄉村振興註入文明力氣。
  
  陣地資源有機融合,為推陳出新「強基」
  
  城廂鎮以「硬件」陣地建造加「軟件」資源整合為基礎,著重在改變大眾生活方式、提升大眾文明素質等方面抓緊抓實,使之成為撬動鄉風文明建造的重要工作支點,形成了村村有亮點、處處揚新風的傑出局勢。東林村大力宏揚推陳出新,引領小區居民敦化憨厚民俗,擬定小區管理的「十不標準」,並在此基礎上晉級為「十美十要」,將推陳出新作為文明家庭、優秀黨員考評重要依據,結合本村「文明365」準則活躍引導、管理鄉民,設置考核積分卡,以「十美十要」為考核標準,每項10分,季度考核,給予積分獎賞,設置紅黑榜,以「微」激活小區管理,用「獎」鼓舞鄉民自治。電站村活躍打造「文明公社 睦鄰小家」,完善家庭誠信積分管理準則,推行樓道積分管理準則,打造「睦鄰學習館」「睦鄰童樂館」「睦鄰織造館」「睦鄰回憶館」等23個主題鮮明的「睦鄰點」,串點成線,構造全覆蓋的推陳出新陣地,讓鄉民們的文明家鄉既有「高顏值」,更有「深內在」。
  
  品牌活動全面鋪開,為推陳出新「塑形」
  
  通過品牌化活動方式,在城廂鎮全域鋪開各類推陳出新系列活動,深入各村、各涉農社區每一條「毛細血管」,大大提高活動覆蓋率和活動連續性,讓大眾記得住、有感觸、肯實踐。在勝涇社區、永豐村等村社區展開「踐行村規民約 宏揚文明新風」標準守則教育實踐活動全域行9場,在萬豐村、太豐社區等村社區展開傳家風家訓 樹文明新風——「推陳出新在城廂」宣傳教育全域行9場,著力打通推陳出新的「最終一公裏」。
  
  同時,巧用誌願服務力氣,助力「Y起文明」社團展開「愛不擱置」活動10余場,主打擱置物品回收,將「舊物」變「禮物」,捐贈給需求的集體,有效培養居民勤儉節約、回收使用的文明風氣,在實踐中修養新風,培養文明。活躍展開「品德模範」「太倉好人」開掘評選,先後湧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,並展開系列業績宣講10余場,讓榜樣的力氣為傑出家風添上紮實底色。
  
  文化建造百花齊放,為推陳出新「提氣」
  
  城廂鎮將文化建造作為深入推動推陳出新的重要突破口,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造,完成村村有活動中心、村村有文化活動,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覆蓋。安身區域特色,以展開大眾文化為起點,到達凝集民心、以文化人的效果。城廂鎮安身文化部隊優勢,發揮文藝草根作用,打造「文藝燕」部隊,以「推陳出新+文藝著作」的形式,通過戲劇、獨角戲等靈活多樣的方式,把孝老愛親、勤儉節約等思想融進節目,創作了包含獨角戲《論孝道》、快板《文明新風》、戲劇聯唱《推陳出新在城廂》等著作,讓基層推陳出新「活」起來、「動」起來,形成強壯「磁場」,更有感染力和影響力,招引大眾活躍參與。
  
  原創製造《推陳出新·孝老愛親》漫畫12幅,在電站村村史館等處展覽,結合電站村4.3公裏健身步道,串聯節約用水、村規民約在內10余處推陳出新資源,完成潤物細無聲般邊行走邊觀看的文明自覺,於潛移默化中修養新風。萬豐村新建睦鄰驛站和「三水一宅」,為鄉民展開文藝活動提供了環境優美的場所,安排引導鄉民活躍加入村文藝團隊,讓鄉民活躍投身文化活動,在歌詠、舞蹈、詩會傍邊,喚醒鄉民們的合作意識、主人翁意識,成為保護鄉風文明、村容村貌的自覺力氣。